新闻详情

甘肃省“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

发表时间:2022-07-27 13:12
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基础测绘成果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政府公共管理、统筹规划、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重要基础支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全国基础测绘规划》等编制《甘肃省“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景目标展望至二〇三五年。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全省基础测绘工作逐渐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格局,紧紧围绕甘肃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两大底线任务,紧紧围绕大力培育十大生态产业,紧紧围绕打造“一带一路”“五个制高点”战略部署,认真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工作职责,坚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急用先测、保障建设”工作原则,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为全省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社会进步、生态保护、脱贫攻坚、应急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较好履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赋予的法定职责。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省基础测绘成果覆盖率和服务保障能力达到西部中等水平。
  (一)测绘基准支撑保障更加坚实
  全省统一的测绘基准初步建立,形成了基本覆盖全省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信息公共服务。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管理、运行、维护、服务等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技术研究积极推进,C级卫星大地控制网点成果实现新一轮更新,新一代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建设完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全面启用。“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共有省内外近400家单位2000多个用户,提供卫星导航定位基准信息公共服务70多万小时,在国防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基础测绘数据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全省基础测绘数据资源建设工作扎实推进,1:10000数字地形图覆盖33.68万平方千米,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形图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1.7%、85.4%、79.1%。市县高精度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步伐加快,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并向主要村镇延伸,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地上地下空间测绘工作按需推进。遥感影像统筹与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省域半年覆盖一次、大部分区域一个季度覆盖一次、重点区域一月覆盖一次、应急和突发事件区域即时成图的响应机制,初步构建了以“季度”为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数据库。基础测绘成果覆盖范围从小到大,数据种类从少到多,测绘产品从无到有,供给能力从弱到强,全面支撑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省市数据融合机制基本形成。市(州)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全面完成,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甘肃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政务版建设完成,省级节点一体化建设稳步开展,省级节点与国家主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全省地图制图要素数据库、标准地图在线服务系统开发完成。“天地图·甘肃”公众版、政务版运行维护步入常态,公众版年度平均访问量约200万次。应急测绘保障预案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应急测绘保障装备、技术和队伍水平稳步提高,“平战结合”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三五”期间,按需编制祁连山地区地形地貌图、黄河干流水系图、精准扶贫系列乡村地图等专题地图,累计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专用政务用图保障542次,有力保障了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工程建设用图需求。
  (四)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更加高效
  基础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全链条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进一步凸显。基础测绘作为自然资源整体业务布局中的组成内容,工作得到全面保障,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为自然资源调查、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用途管制、卫片执法监察、国土空间规划、“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工作提供了统一的空间基准和丰富的空间数据,为行使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提供了时间序列连续、空间范围全省覆盖、内容完整、质量可靠、成果多样的基础测绘产品,有效支撑了摸清自然资源家底的专项工作,有力助推了自然资源监管效能提升,高效保障了自然资源精准管理。历年来所形成的自然资源监测成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地和国家公园勘界立标、城市规划与发展建设、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省1万余名从业人员组成的测绘队伍成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规划、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
  (五)社会化应用服务范围全面拓展
  基础测绘成果服务社会民生领域更加广泛、深入。“十三五”期间,为电力、通讯、生态环保、城乡规划建设、旅游和科教文卫等行业累计办理分发服务业务3156笔,提供多尺度基础测绘成果185793幅(点),提供各类航空航天影像资料207万平方千米。基础测绘成果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规划、全省国家级公路规划、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流域污染源查测、全省脱贫攻坚等重大项目中基础性保障作用充分彰显。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等工作提供了队伍、技术和数据资源支撑,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六)军民融合服务保障更加有力
  “十三五”期间,主动对接军事需求,推进基础测绘军民协作,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技术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全军第三次军用土地调查、确权颁证、三维防空指挥系统建设、无人机航路规划系统建设、三维战场环境建设和军事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军民融合项目实施,推动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军地交换共享、成果双向转换和地理空间信息开发利用,促进了基础测绘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七)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基础测绘业务体系和业务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为基础测绘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保证。基础测绘技术体系不断信息化、智能化,基础测绘变化检测发现和要素更新技术逐渐向自动化转变。地上地下空间数据获取能力逐年提高,生产组织能力大幅增强。卫星遥感数据的统筹服务和业务化应用能力持续提高,新型低空遥感信息获取和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加强。地理信息大数据库及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速完善,地理信息服务方式实现阶段性转变。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较强的基础测绘队伍初步形成。
  (八)基础测绘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更加有序
  “十三五”末,全省测绘资质单位增至508家,其中,国有企业80家,民营企业321家,事业单位107家,甲级资质25家,乙级资质90家,丙级资质205家,丁级资质188家,资质单位从业人员1万余人。近三年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分别为82%、84%、90%。测绘行业协同监管模式进一步巩固,质量提升行动得以落实,质检标准化进一步推进,质检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全省测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产出不断丰富,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深化落实,地理信息保密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产业化转型逐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全省测绘地理信息直接服务总产值突破70亿元。
  二、“十四五”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甘肃胜利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基础测绘全方位投入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重要时期,是基础测绘全身心服务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构建国土开发保护新格局战略实施的重要时期,是基础测绘全行业应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做好新服务和实现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准确把握基础测绘发展新形势,不断开创基础测绘发展新局面。
  (一)新格局对基础测绘支撑保障提出新要求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已确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省将全面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切实加大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带来不确定性。新的发展格局要求基础测绘从理念与方向、布局与结构、空间与领域、产品与模式、技术与装备、体制与机制等方面,对传统基础测绘进行创新和重构,做到公益性、需求性、有效性衔接统一。要求基础测绘充分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法定职责,发挥基础性优势,全面服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要求基础测绘按照需求牵引、分步实施、内外有别、自主可控的原则开展建设,为全省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自主、权威、统一、高效的高精度地理信息综合服务。要求基础测绘大力支持基于地理信息的创业创新,鼓励新应用、培育新市场,让地理信息成果通过分享经济和信息消费惠及社会大众,服务百姓生活。要实现新的要求,重点在强化法治保障、夯实发展根基、推动技术创新、形成工作合力、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实施统筹谋划和全面布局。要求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围绕基础测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立足队伍、技术和资源优势,谋划测绘基准、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等内容,强化与高新技术融合、创新测绘产品形式,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和各行各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基础测绘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管理和精细化治理提供高精度、全空间、立体化测绘成果和技术支撑。
  (二)新时期赋予基础测绘改革发展新机遇
  “十四五”期间,甘肃发展将以“两新一重”建设为关键,以十大生态产业为发力点,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五个制高点”,形成多向开放新格局,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努力建设区域创新中心、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国家能源综合生产基地,为全面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甘肃未来的发展,对全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出新的任务,也对基础测绘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深入研究新的形势、把握新的机遇,加速基础测绘在制度、产品、服务等方面形成新的举措,以全新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基础测绘与自然资源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不断加强基础测绘队伍建设和自主技术创新,以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各行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两服务、两支撑”为根本定位,强化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基础测绘重点任务。
  (三)新技术为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带来新动能
  以5G、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形成,空天、网络等技术不断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产业跨界融合,为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智能化、应用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服务,测绘基准迈进现代化,逐渐向大地、高程、重力三网结合的方向发展。我国自主对地观测系统日趋完善,国家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在轨运行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商业遥感卫星迅猛发展,专业化应用体系逐步建立,数据向全天候获取、准实时更新的方向发展。倾斜摄影、激光扫描、三维地理信息产品等新兴事物不断涌现,以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互联网众源地理信息更加丰富,数据更新频率越来越高,地上地下、室内室外、水上水下、三维实体等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地理信息数据来源和数据产品更加多元。新型基础测绘将催生全新的保障技术和服务形式,新技术将对基础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四)新环境为基础测绘服务拓展提供新空间
  “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将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构建生态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新型城镇化提质增效行动,推进数字甘肃建设和乡村振兴等重大举措。将打造丝绸之路信息港、丝绸之路知识产权港、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创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教育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国家级大数据中心,创建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等一批“重大平台”。将建设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生态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个方面的“重大项目”。可以预见,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举措、重大平台、重大项目”的实施,为基础测绘聚焦重点、对标任务、促进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五)新阶段对基础测绘数据产品提出新需求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艰苦奋斗,甘肃已步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呈现出新特点。从精细尺度看,对基础测绘成果的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公共管理、社会治理、乡村规划、生态保护、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高精度定位数据、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增加,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高精度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成为国土空间治理、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支撑。从空间范围看,对基础测绘成果的全空间化需求旺盛,新时期对统筹开展地上地下空间测绘,建设地上地下统一的测绘基准、三维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提出迫切需求。从服务基础看,对基础测绘服务效率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对加快推进基础测绘数据生产、变化检测发现、信息提取、三维分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利用智能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基础测绘生产服务的水平提出迫切需求。
  三、问题与不足
  立足新发展阶段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劲需求,自然资源改革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基础测绘发展还存在多方面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测绘基准有待完善。现有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基础设施亟待更新,基准体系管理、运行和维护的常态机制仍需优化,属地化管理职责有待落实。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建设工作明显滞后。卫星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分布不均,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现势性不强。
  ——地理信息资源不够丰富,短板突出。1:10000基础测绘成果覆盖不全、现势性不高。城镇开发边界线内高精度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化高精度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工作进展缓慢,乡村地区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近乎空白。面向基础地理实体测绘的新型基础测绘产品、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体系亟待探索。
  ——基础测绘成果应用服务能力不足。基础测绘成果共享机制仍需优化,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接收、处理、更新与应用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基础测绘产品形式、服务方式单一,成果应用深度和广度不够,社会化应用程度不高,不能快速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技术储备有待加强,智能解译、共享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在更宽领域、更广范围发挥基础测绘服务保障作用有待加强。因资金投入不足,基础测绘核心供给和保障服务能力与周边省份差距逐年加大。
  ——市县基础测绘基础薄弱。市县基础测绘缺乏统筹管理,基础测绘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管理结合不够深入,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更新机制仍不健全,现有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覆盖面、精细度及其现势性难以支撑城市建设、乡村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保障服务能力整体不高。
  ——人才资源匮乏,创新动力不足。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引进不足,人才队伍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方式仍需优化,人才队伍支撑基础测绘生产和服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潜力尚待发掘。基础测绘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存在诸多瓶颈,创新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仍未形成。
  ——基础测绘管理和产业发展存在短板。全省基础测绘分级管理机制仍不健全,“一盘棋”工作格局仍需完善。测绘行业管理与“放管服”改革要求仍有差距,测绘行业综合监管体系和评价机制仍不健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潜力亟待开发,产学研综合体建设明显滞后。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自然资源部决策部署,坚持“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国防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生态保护”宗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核心,以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履行为重点,“打基础、强弱项、补短板”,建设测绘强省,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履职,健全制度
  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职责,强化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履行法定职责,健全基础测绘管理制度,依法促进基础测绘工作健康发展。
  (二)需求引领,精准服务
  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资源和基础测绘服务保障工作的迫切需求,充分考虑基础测绘工作存在的问题,注重基础测绘工作的基础性和公益性,体现与自然资源管理业务的衔接性,强化基础测绘发展的针对性,提高服务保障的精准性。
  (三)全省统筹,一体推进
  统筹基础测绘支撑自然资源业务的全局性,建立全省基础测绘系统工作“一盘棋”新格局。加强各级基础测绘规划衔接,推进省、市、县基础测绘工作分级管理与一体化建设,提高基础测绘纵向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基础测绘事业发展合力,促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地。
  (四)创新驱动,保障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建立技术、人才、服务创新机制,努力适应新一轮产业布局和科技革命。按照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要求,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与国家及我省有关政策、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的要求和需求相协调,与现有管理模式、组织模式、技术体系相适应,保障支撑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础测绘服务全省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更加精准、高效、有力。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全省基础测绘与自然资源领域规划、土地、矿产等主体业务实现融合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和市场化进程全面推进,新型应用迅速崛起。建成与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自然资源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基础测绘新发展格局。
  ——构建基础测绘统筹发展新格局。以共建共享和分建共享、多级联动和协同服务的方式,建立新型省、市、县基础测绘分级实施模式,形成全省基础测绘“一盘棋”工作格局。着力解决业务融合不紧密、测绘基准不统一、数据资源共享不充分、成果应用不深入的困局,带动和支撑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高效管理,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建立基础测绘技术支撑新体系。融合吸收5G、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北斗导航、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推进重点领域和方向的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数据更新,形成国产化、网络化、实时化、智能化的数据获取与生产技术体系,夯实基础测绘科技创新和支撑保障能力。
  ——打造基础测绘应用服务新链条。加快推进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北斗化改造。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省域全覆盖,逐步实现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由二维向三维拓展、由陆上向水下延伸、由按尺度分级向按地理实体分级转变。推进遥感影像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服务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开展多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服务和深层次应用,形成基础测绘生产、技术、服务相互衔接的一体化应用链条,不断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到2035年,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极大丰富,数据快速更新机制更加完善,现代测绘新技术和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得到普遍应用,自主创新发展活力充分涌动,成果应用服务高效便捷,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基本形成以新型基础测绘为核心的完整服务链条,具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的能力。确保我省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队伍、技术创新、服务保障等综合能力迈入西部测绘强省,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
  一、全面提升基础测绘保障能力
  (一)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运行与维护
  加快全省测绘基准体系现代化建设。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充分利用国产化自主可控设备完成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建设。持续完善基准站网基础设施,优化全省基准站服务一张网,有条件的市(州)建立基准站网市(州)运行服务分中心,分级分区域做好全省基准站网运行维护与地方城市基准服务。完善甘肃省卫星大地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更新全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建立市(州)城镇开发边界线内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基本实现甘肃省现代测绘基准科技创新和北斗成果更深层次应用与服务。完成全省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城市独立坐标系统改造更新。开展全省高等级测量标志普查,完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数据入库,提升测绘基准成果的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专栏一: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运行与维护工程
  (一)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建设专项工程
  实现现有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北斗化升级改造。新建30座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将我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扩充至150座。搭建基于北斗的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管理水平,满足高精度导航定位基准信息公共服务需求。完成甘肃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数据中心建设,探索构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省高精度智能化位置服务平台。实现国家、省、市三级数据共享,通讯网络逐步升级为5G。
  (二)高等级控制网建设与优化专项工程
  1.完成我省500个卫星大地控制点的坐标联测和成果更新,保证成果一致性,提高卫星大地控制网精度,指导市县完成大地控制网更新完善工作。
  2.完成50个基准站点的二等水准路线布设、施测及数据处理,进一步优化高程控制网结构,提高基准站网高程精度。
  3.结合最新的测绘基准成果,更新并发布全省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将全省范围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提高至5厘米以内。组织市(州)完成城镇开发边界线内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
  (三)高等级控制点普查专项工程
  摸清全省范围内高等级测量标志数量及现状,完成省属大地控制点和水准点普查,建立高等级控制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控制点数据的入库管理和信息的动态更新,加强控制点成果的保密管理,提升测绘基准成果的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现代测绘基准体系运行维护专项工程
  建立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分级管理、集中运行和属地化维护常态机制,建立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运行维护市(州)分中心,分级分区域做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高等级控制点及服务管理系统运行维护,保障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正常运行、高效服务。
  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更新
  1.遥感影像保障能力建设与应用服务
  发挥甘肃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及市(州)分中心的职责职能和技术优势,围绕自然资源主责主业遥感影像需求,充分考虑其他行业社会化需求,坚持“国产卫星影像为支撑,以其他影像数据为补充”,健全遥感影像统筹获取与共享应用机制,加强遥感影像统筹获取能力和遥感监测基础能力建设。升级并不断优化“航空航天影像数据时空云服务系统”,实现影像数据和成果的统一存储、管理和分发。加快推进遥感解译自动化、智能化研究,提高卫星遥感影像精监测、精解译、精服务能力。推动卫星遥感技术与自然资源管理主责主业的深度融合,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乡村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土地综合治理提供支撑和服务,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时空遥感影像数据库、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模型、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支撑。
  专栏二:遥感影像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一)影像统筹获取专项工程
  实现优于2米航天遥感影像全省1季度覆盖1次、处理分发1次。优于1米航天遥感影像全省1年至少覆盖和处理分发1次。重点区域优于0.5米航空遥感影像1年覆盖1次、处理分发1次。
  (二)影像数据管理专项工程
  升级优化航空航天影像数据时空云服务系统,以多源卫星影像数据产品管理为核心,实现原始影像、各级影像产品、专题监测产品等各类数据资源的统一接收、存储管理、查询展示、数据提取。
  (三)影像数据处理专项工程
  加强遥感影像数据生产能力建设,对现有遥感影像生产系统进行完善,提升光学影像数据处理能力,扩增高光谱数据和SAR数据处理能力,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状况分析和评价等提供数据支撑。
  (四)影像智能解译专项工程
  面向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开展遥感智能信息提取、变化检测、智能训练等能力建设,开发遥感影像变化发现标注系统,对变化信息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提升信息自动提取与变化检测能力。
  (五)影像共享服务专项工程
  基于影像数据服务审核发布机制,建设影像数据共享服务系统,面向全省各类型用户共享多类型卫星影像数据,提高全省影像数据在线信息共享和开放服务水平。
  2.1:10000基础测绘成果全面覆盖与更新
  “十四五”时期将全省分为两个分区,一分区主要为生产和生活区域,重点集中在人类生产生活频繁、发展建设集中、地理要素变化较大、基础测绘数据需求旺盛区域,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二分区主要涉及自然生态区。完成酒泉以西约10.5万平方千米1:10000地形图测绘,实现全省42.58万平方千米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00%覆盖。在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完善基础测绘成果常态化更新机制,完成一分区、二分区成果更新。扩大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范围,进一步丰富地理信息资源,通过技术和服务能力提升,不断提高基础测绘支撑保障能力。
  专栏三:1:10000基础测绘成果覆盖工程
  1.完成酒泉以西约10.5万平方千米1:10000地形图测绘,实现全省42.58万平方千米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100%覆盖。
  2.完成一分区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地形图)核心要素更新2次,二分区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地形图)核心要素更新1次。
  3.完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检查、入库。
  3.实景三维甘肃建设
  加快实景三维甘肃建设,完成实景三维甘肃地形级建设,形成全省覆盖的三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底板,实施市县城镇开发边界线内高分辨率倾斜摄影及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建设,完成我省黄河干流及河西走廊等重点区域约10万平方千米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基于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生产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不断丰富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充分利用倾斜摄影、激光点云等技术加快推进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各类要素的三维立体信息资源建设任务,适时推进部件级实景三维模型建设。通过上下贯通,不断丰富实景三维甘肃数据资源基底,为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提供支撑,为数字政府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服务,为全面建成实景三维甘肃奠定坚实基础,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供省级支撑。
  专栏四:实景三维甘肃建设工程
  1.完成约10万平方千米点云密度每平方米优于0.5个点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基于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生产格网间距为2米*2米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2.实施市县城镇开发边界线内优于0.05米分辨率倾斜摄影及实景三维建模。
  3.以全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以区域高精度地理信息资源为补充,以三维立体信息资源综合应用服务为导向,完成实景三维甘肃地形级建设,形成全省覆盖的三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底板。
  4.建设实景三维甘肃应用服务系统,实现对地形级、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管理、更新、维护与应用服务。探索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应用模式和方向。
  (三)基础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库建设
  建立数据资源交换、共享与更新机制。开展全省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建成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库。建设三维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管理和应用服务中心,提升数据智能管理、分析挖掘和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实景三维数据库建设,探索大场景三维动态可视化管理模式,强化三维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推进大数据处理服务能力和数据集成服务能力建设,建成综合性强、应用面广、标准化程度高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大数据体系构建提供保障。
  专栏五:基础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库建设工程
  1.制定甘肃省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库共享交换管理办法,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大数据资源交换、共享与更新机制。
  2.完成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标准化整合,建立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管理系统。
  3.加强总体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混合存储、动态整合、集成管理、联动更新、开放共享、按需服务”为典型技术特征的三维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管理和应用服务中心。
  4.实现自然资源信息化平台基础地理信息实时更新,为自然资源信息化平台推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促进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共享。
  (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
  对标高质量发展对基础测绘的服务要求,把握“两服务、两支撑”的基础测绘根本定位,以服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辅助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为重心,以探索面向基础地理实体测绘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模式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实施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加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生产-质检-入库”、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地理实体一体化生产体系的相关研究和试验,总结凝练形成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技术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和政策标准体系,推动传统测绘向面向地理实体测绘的转型,为我省全面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示范。逐步推进地理实体要素向地下空间以及地下基础设施、水下地形等方面延伸。
  专栏六: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工程
  1.建立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区域地理实体分类体系与数据生产标准,完成试点区域面向基础地理实体要素的分级、分精度采集,探索建立试点区域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
  2.开展地理实体施测、集成建库、质量评定、产品定制组装、一体化制图等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技术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和政策标准体系。
  3.探索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成果更新、应用服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五)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1.建成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技术创新与集成,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核心软件的自主研发,建成我省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甘肃)。优化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持续丰富矢量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数据、地名数据、实景三维数据等内容,按年度开展底图更新,增强其现势性。促进自然资源各类数据深度融合,建立多时相、多维度、多专题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体系。充分对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需求,统筹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政务版、涉密版建设,实施公众版向公有云迁移、政务版向政务外网迁移,实现“一套数据,跨网服务”。将“天地图·甘肃”打造成全省最具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成为自然资源对外数据共享服务窗口。持续推进天地图省市一体化建设,加快省市平台一体化部署和集约运维,建立完善省市数据更新、融合、评估考核等机制,建立省市数据融合操作规范,探索众筹式变化发现和更新方式,推进省市节点数据处理、质检、发布、更新全流程在线操作,提升省市协同服务能力。
  2.持续强化应急测绘保障能力
  强化全省各级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及时提供应急测绘保障。不断加强无人机航空应急测绘能力、应急现场勘测能力、应急空间地理信息快速处理与服务能力、应急测绘资源共享等方面能力建设,形成反应迅速、运转高效、协调有序的专业化应急测绘保障机制。落实应急测绘“平战结合”制度,应急队伍和设施在确保完成应急测绘保障任务的基础上,服务于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执法督察、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为积极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提供保障服务,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推动建立军地“平战结合”测绘保障服务机制,围绕军队平时应急、战时应战主职主业需求,强化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和地图影像资料保障,服务部队支援保障、抢险救灾、应急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强应急测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测绘保障备战准备和实战演练,时刻准备开展航天航空遥感影像获取、实地测绘、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加工制作、空间分析、灾损评估、系统研发等应急测绘保障工作,广泛开展应急测绘保障技术交流和培训,切实增强应急测绘保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3.逐步提高政务及公益性地图编制能力
  建立甘肃省政务、应急及公益地图联建共享工作机制。围绕全省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建设重点和数字政府建设需求,建设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保障效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成果及行业专题资料,编制各类政务工作辅助决策参考用图,及时高效定制化保障省级党政机关日常办公、全省重大工程建设、应急救灾、重大节会、重要政治活动等用图需要。围绕全省及自然资源行业重大决策部署和行动,编制综合性或专题性图集,充分展现我省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行业发展成就。服务地图市场监管,针对“问题地图”乱象整治,编制各类标准地图,建设地图公共服务系统,对外提供统一、标准地图服务,为各类地图编制提供参考。提升地图编制效率,开展基础制图数据的更新和维护,优化制图工艺,完善一体化制图平台,切实保障公益及政务用图的现势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加强地图编制工艺和技术创新,提高地图文化创意,编制体现我省区域特点和发展重点的特色地图集。
  专栏七: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工程
  1.丰富数据资源体系。持续完善平台数据资源体系,融合基础测绘、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相关测绘地理信息重大工程等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深度融合,每年至少更新一次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数据资源,构建数据丰富、覆盖广泛、更新及时的数据资源体系。
  2.优化平台服务功能。优化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实现二三维一体化、智能化数据融合更新、移动端服务等。开发公益性产品,集成地理信息目录服务、标准地图服务等,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完成系统向“公有云”迁移,实现“一套数据、跨网服务”。
  3.深化一体化服务。推进省市一体化建设,完成市级节点一体化建设。建立完善省市数据融合、评估考核等机制。建立数据资源管理、变化信息识别、快速融合更新、在线协同发布的一体化、智能化技术体系。
  4.夯实自然资源“一张图”基底。进一步整合基础测绘数据、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自然资源数据等,形成覆盖范围广、内容详细、现势性强的数据资源,建立涉密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基底数据支撑。
  (二)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专项工程
  1.完成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更新,应急专题数据整合更新,完善甘肃省应急测绘基础底图数据库,开展省级共享节点和应急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工作。
  2.开展应急测绘装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实施常态化应急测绘队伍训练和实战演练。
  3.加强应急测绘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应急测绘快速获取、处理、传输、共享和服务保障能力。
  (三)政务及公益性地图保障能力建设专项工程
  1.完成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数据获取、资源整合,建立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支撑保障全省数字政府建设。
  2.省委省政府重要活动和日常办公用图,自然资源工作用图,全省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要节会、法制宣传用图,按需设计编制专题地图。
  3.围绕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编制甘肃省黄河流域地图册、黄河流域人文地理图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图集等,满足政府及大众用图需求。
  4.基础性图件和数据维护更新(甘肃政务专用图集、甘肃省市县挂图、甘肃省地图制图要素数据库,图件1年1版,数据1季度1版)。
  5.标准地图编制与发布(A2、A3、A4等不同规格和政区版、影像版、地形版、交通版、水系版等不同专题的甘肃省系列、市州系列、县区系列标准地图)。
  (六)自然资源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基础测绘支撑保障作用。统筹基础测绘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形图等成果,融合集成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应急测绘基础底图数据库等信息资源,以全要素、多类型、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支撑“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动态监测。服务全省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矿产、湿地及国家公园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发挥基础测绘成果中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重点地理信息要素数据等资源的现势性和精度优势,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服务保障。以遥感影像和全要素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依托,服务自然资源执法监督检查和动态监测,支撑矿业权行政审批,为全省大数据平台提供基础数据,为资源环境承载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为国土空间综合治理、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服务。开展自然资源多元地理信息数据整合,积极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管理各领域的支撑,为自然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提供最直观和便利的技术手段,助推自然资源依法管理、有据可查、高效运行、消除风险、减少问题。
  二、全方位助力甘肃现代化建设
  (一)夯实发展根基、创新支撑方式
  在不断强化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运行与维护,完善与更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库,布局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强化自然资源服务保障等能力建设的同时,不断夯实基础测绘资源、人才、技术发展根基。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应用创新,支撑城乡社会治理和服务现代化,在更宽领域、更广范围发挥基础测绘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发挥基础测绘作为自然资源领域唯一专注于数据获取、处理、分发,并形成较为完善的质量、组织、技术和制度体系的优势,围绕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创新支撑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支撑能力。统筹好需求与服务、方式与方法、创新与效率的关系,精准支撑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精准支撑全省各行各业对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的强劲需求,全面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保障重点工程、提升发展质量
  按照全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围绕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能源综合基地建设、生态产业工程、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全省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点建设、“五个制高点”建设等已确立的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社会、打造数字政府、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基础测绘重点保障工程,实现基础测绘能力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与重点工程需求有机统一,全方位助力甘肃现代化建设。
  (三)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共建共享
  省级将加强对基础测绘数据交换和共享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积极联系政府各部门,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建共享和应用分发机制,全面整合、开发和利用地理信息资源,满足全省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城市发展和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加强基础测绘军民融合谋划,推进基础测绘、遥感影像、地理信息、应急保障等领域军民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基础测绘军民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全省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等成果在军事领域的融合推送,做好军地技术合作与应用、民品转军品建设等工作,促进先进军事测绘科技成果转化和引导省内民用测绘地理信息先进技术参与国防建设。推动军民一体测绘标准和体系建设,健全资源交换共享、科技创新、通用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体制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全省基础测绘工作将不断强化上下贯通、左右联通、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全面推进资源共建、成果共享、服务高效。
  三、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融合创新
  全面实施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以市场准入和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引导测绘从业单位向新业态、新服务、新技术领域发展,促进传统测绘单位优化升级,培育新市场新动能。以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引领的意见》,建立科技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队伍,形成测绘行业继续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促进人才交流,进一步激发测绘科技创新活力。增强基础测绘关键技术研究与能力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服务水平,提高科技创新产出效益。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健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与运行监测工作机制,大力推动“产学研”发展和创新融合,孵化高新地理信息企业,积极培育地理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推动我省地理信息产业融合、创新、健康发展。
  四、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管理
  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赋予的各项职责,组织开展日常和集中普法活动,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普及测绘法治意识。深化测绘行业管理和行政审批改革,坚持放管结合,以公正监督促进公平竞争。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加强测绘资质管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统筹测绘资质、成果质量、地图管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建立测绘地理信息信用评价评级机制,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规范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秩序。统筹好安全与发展、保密与应用的关系,加强地理信息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强化涉密基础测绘成果全过程监管,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和保密处理新技术研发应用,优化地图审核事权配置,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促进测绘行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严格落实测绘活动备案制度和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目录汇交制度,开发成果信息报送管理平台,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统一分发服务和共享机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引入市场测绘项目监理机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体制机制,做好让社会组织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
  五、全面提升市县基础测绘工作水平
  统筹省、市、县基础测绘管理、数据资源建设、共享与服务,加强市县基础测绘管理职能,不断提升市县基础测绘保障支撑能力,推动形成全省基础测绘“一盘棋”工作新格局。按照基础测绘分级管理原则,探索建立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的基础测绘建设协同机制。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对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测绘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支撑,指导市县稳步推进基础测绘工作,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工作重点,统筹开展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建设等重点急需区域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区域内测绘资质单位的管理,加强基础测绘数据保障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基础测绘成果管理、数据汇交、实时备案和分发服务,做到底数清、应用广、服务快。统筹推进现代测绘基准运行维护服务,完善城市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实施地方坐标系统更新与维持。全面推进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更新,组织实施城镇开发边界线内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全覆盖和动态更新,对正在开发或即将开发的区域实施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与更新,已建成区域实施1:1000基础地理信息覆盖,其他区域完成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覆盖,努力实现地上地下统筹测绘,推动高精度基础测绘成果向农村生活空间延伸。有序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展面向地理实体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属地化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申请我省及自然资源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
  市县人民政府应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我省《关于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多测合一”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加快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多测合一”,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事项由一家测绘单位承担、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的目标,提高全流程测绘产品质量,强化成果共享互认。同时,利用竣工验收测绘成果,同步更新基础测绘成果。
  专栏八:市县基础测绘保障工程
  1.加强市县基础测绘规划、计划与管理等制度建设,加大基础测绘人才培养和新技术应用力度,全面提升市县基础测绘工作管理水平和技术支撑保障能力。
  2.市级建立现代测绘基准运行维护服务分中心,落实属地化管理与运行维护常态化机制,完善城市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完成地级市城镇开发边界线内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3.市县开展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在城镇开发边界线内,对正在开发或即将开发的区域实施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与更新,已建成区域实施1:1000基础地理信息覆盖,其他区域完成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覆盖,4.提升多类型遥感影像按需覆盖能力,开展优于0.2米分辨率航空影像获取,不断提升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逐步实现重点区域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覆盖。
  5.组织开展面向地理实体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属地化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模式。
  6.省级统筹支持市县开展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建设等重点急需区域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指导市县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应用。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基础测绘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切实加强对基础测绘工作的领导,为基础测绘规划的发展实施提供全面支持。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要求,完善组织体系,进一步强化对基础测绘工作的组织,遵循基础测绘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定期更新、保障安全的原则,不断强化横向衔接和纵向联动,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内容互补、统一衔接的全省基础测绘工作机制,推动《甘肃省“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各项任务全面实施。充分发挥基础测绘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强基础测绘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执行力,确保规划总体目标实现。
  二、保障经费投入
  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自然资源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20〕113号),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安全监管事项为省级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省级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管理、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的组织实施等事项为省级财政事权;市县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管理等事项为市县财政事权。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当地财政部门协调沟通,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落实基础测绘工作运行经费、能力建设经费、服务经济建设经费。加强财政经费使用的监管和绩效评估,防止重复投入、重复测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探索建立多元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地区数据资源建设、基础航空摄影和高精度测绘等方面的经费支持。
  三、完善政策支持
  修订《甘肃省测绘管理条例》《甘肃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制定基础测绘管理制度、政策、标准,依据法律法规,强化统一监管,推进依法行政,加大测绘执法力度。完善基础测绘分级管理体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各级主管部门法定职责。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大力弘扬测绘精神、繁荣测绘文化、普及测绘知识,强化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和地理信息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民认知水平,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基础测绘工作、应用基础测绘成果、推动基础测绘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人才支撑
  统筹全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人才发展,加强基础测绘队伍管理。统筹自然资源业务支撑需要和新型基础测绘需要,加快基础测绘队伍转型升级。统筹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基础测绘重点领域的创新团队建设。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加快优化基础测绘队伍结构,加强对市县基础测绘队伍的培训与指导,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批素质优良、本领过硬的专业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规划实施奠定人才基础。
  五、严格督导考核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检查评估制度,做好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总结评估工作,实施年度计划、预算、审计、绩效评价机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加强基础测绘规划评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基础测绘成果保密制度和质量控制措施,保障成果质量。加强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规划各项任务按计划落实到位。
  http://www.sinoma-gsd.cn/uploadfile/2021/1126/20211126044850855.docx


联系电话:0951-8966593
版权所有: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网站备案:宁ICP备18002857号
地址:银川市 西夏区 贺兰山西路与兴洲北街交叉口,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A座13层